硒与大健康产业恩施州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0.88平方公里独立硒矿床和2万多平方公里全球最大天然富硒生物圈。 2011年9月,TEMA14(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在恩施召开,大会组委会授予恩施“世界硒都”称号。恩施州境内70%的富硒环境适宜各类动植物生长,生产的农产品大都富含有机硒。这是大自然对恩施的恩赐,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发展优势。 除拥有富硒资源优势外,恩施州还有地处北纬30度的宜人气候、森林植被覆盖率70%以上的自然生态、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步步是景的秀美山川、发展历史悠久的特色农业。这些有利因素叠加,为发展“硒游养生”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 眼下,全国8大富硒地区都将富硒资源开发列入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态势。目前,恩施州富硒产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全州富硒产业链条成型,有效带动了州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2015年10月26日,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在州委六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要切实叫响“硒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要把以富硒补硒强体、户外运动健体、休闲旅游和养老养生医疗服务等为核心价值支撑的大健康产业作为第七个产业链来规划来打造,将“硒品牌”高度融入到各大特色产业链建设中,充分发挥“硒”作为恩施世界级资源的优势,加强硒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一步放大“中国硒博会”、国家硒产品检测认证中心、湖北硒研究院等平台效应,积极争取在全国率先建成“硒资源大数据国际交易中心”,打造硒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推动硒产业链延伸融合发展,让恩施硒产品走向世界大市场,擦亮“世界硒都”这块金字招牌,使“硒品牌”逐步成为恩施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恩施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硒谷”。 恩施的硒产业开始升级。目前,全州已形成4大类10大产业。4大类分别为富硒农产品、富硒畜牧产品、作物增硒产品和硒保健品;10大产业分别为恩施富硒茶、富硒高山蔬菜、富硒小杂粮、硒虫草及食用菌、富硒食品饮料、硒多元矿物肥料、富硒中药材、富硒饲料与禽畜产品、深加工富硒产品和硒锶型天然饮用矿泉水。 硒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融合度越来越高,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富硒产品同时也是旅游产品,富硒产业与养生度假旅游产品密不可分。 硒养生文化逐步深入人心,“恩施硒游记”休闲养生旅游品牌打造成效初显,带动了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2015年5月10日,对恩施硒产业发展而言,是值得铭记的一天。中国“科学补硒·健康生活”暨“硒都养生行”公益宣传活动在山东德州正式起航,恩施市硒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全程指导,恩施市旅游协会全程参与,耗时167天,辗转25个省266座城市,共开展活动302场,政府、企业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5支小分队,89家媒体跟踪报道,直接参与人数达51500人,影响逾130余万人次,吸引了1.5万余名外地游客赴恩施享受“富硒之旅”。 11月1日至11月10日,恩施州硒与大健康产业发展专家座谈会、5000人中国“科学补硒·健康生活”公益宣传活动2015年度颁奖仪式暨“世界硒都·养生恩施”旅游推介大会、第一届硒与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6700人参加的“恩施硒健康文化旅游周”等四大项活动在恩施圆满举行。 “世界硒都·养生恩施”硒健康文化旅游周活动,围绕恩施硒资源宣传推广及硒都养生游主题,组织全国23个省份53个城市的补硒受益者和“硒迷”们来恩施,开启了五天四晚的补硒之旅、洗肺之旅、养生之旅、探秘之旅、人文之旅。为恩施旅游找到了新的营销卖点,增加了恩施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也为破解恩施旅游淡季发展困局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起到了调整旅游产业结构的作用。 硒游养生,前景可期。恩施大健康产业正藉此迈开坚实的步伐。 |